入住瑞典生態城,先簽環保合約

上圖:哈馬碧居民樓下的垃圾投放口。下圖:當地居民用輪渡等環保交通工具出行。

 

     本報駐瑞典特派記者李玫憶劉仲華

     瑞典的2月漫天白雪,但哈馬碧濱湖新城的湖面仍有一大片沒有結冰,這里是生態城廢水的排放口。數只野鴨優哉游哉地游著。哈馬碧的瑞典語名稱囊括了這座小城的前世今生。名字前半部分直譯為“錘子村”,1995年以前這個美麗的“生態城”還被稱為“垃圾村”,廠房破舊、污水橫流、垃圾遍地。名字后半部分則意為依水而建的城市,一如今天的美麗。

    “在發展綠色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瑞典走在世界前列,而哈馬碧又走在瑞典的最前端?!惫R碧的新聞官埃里克這樣介紹哈馬碧。盡管1995年就破土動工現在仍未完全竣工,但它已被譽為瑞典生態城中最經典的一個。整個生態城占地200公頃,包括40公頃的水面。目前生態城已有居民1.7萬人。到2017年工程全部竣工時,將建公寓1.08萬套,預計容納居民2.4萬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斯德哥爾摩市政府投資50億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6.5瑞典克朗),用于前期規劃、平整和基礎建設,通過招投標引入房地產公司投資300億瑞典克朗進行建設。

    1990年這個位于斯德哥爾摩城區東南部、梅拉倫湖與波羅的海交匯處的小鎮,就進入市政府的規劃視野——該地區將被改造為生態城。在瑞典,生態城的概念是指“必須擁有相當低的生活印記,同時必須使現在和下一代居住者在生活質量、健康水平、舒適程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維持高于傳統城市的水準?!备鶕巹?,這里的每戶公寓擁有不低于15平方米的綠地。

    不過要想成為“哈馬碧人”,門檻可不低——必須簽署一份生態環保合約,里面包括要共同努力以達到一定的節電節水目標、遵守垃圾分類制度等內容。在這份合約的約束下,哈馬碧人個個都是環保精英。塞琳娜2007年搬到這里,成為哈馬碧人。每天早晨上班前,她會把廚余垃圾裝進用玉米皮做的垃圾袋,這樣的垃圾袋服務中心會免費提供。居民區有三類垃圾分類站。樓下可投擲廚余垃圾、可燃燒的廢物、報紙廢紙等;包裝物、廢舊物品、電子廢物和紡織物等,則要投到附近的回收間;危險有毒廢物,如燃料、油漆和粘合劑殘留、電池和化學品等,分揀后則交給服務中心的環保站,然后送到大型專業垃圾處理場?!拔覀児R碧人都知道垃圾不是廢物,會自覺地嚴格遵守分類垃圾制度?!比漳日f,“垃圾傾倒后由地下管道真空抽取,再分類加工使用。垃圾車不開進小區,收垃圾工人省力,就算你站在封閉的垃圾箱旁邊,也聞不到任何異味?!?BR>
    以有軌電車、輪渡、地面公交線、地下快速線為主的哈馬碧立體交通為大家的出行提供了方便。這里80%的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騎自行車。為方便私人轎車使用,哈馬碧社區成立了對所有居民和工作者開放的公用汽車聯盟。目前該聯盟已有500位會員,擁有25輛汽車。

    如今,哈馬碧人均日用水量為100升,比斯德哥爾摩平均水平少50%;污水中的重金屬和其他危害環境物質含量也低50%;預計在該區全部建成后能源自給率將達50%。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是因為,哈馬碧創建了包括能源、垃圾處理和給排水處理等可持續的內部環境循環鏈。目前哈馬碧生態城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建筑成本和生活成本高,導致享受環保生活成了較富裕階層的奢侈品。這里的公寓樓銷售價格為每平方米3萬克朗,而斯德哥爾摩市區的房屋均價大概是每平方米2.5萬—3萬克朗。這里的物業費偏貴,每套公寓月物業費(含水電費)達1萬克朗左右,是市區的1倍左右,令瑞典普通家庭消受不起。

相關信息

色综合久久精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