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推動保障房立法 逐步清除貧民窟
印度中央政府日前正積極推動各地方政府為保障房立法,規定每位無房戶至少獲得24平方米住房,以實現在印度全國范圍內逐步清除貧民窟的目標。
據印度媒體報道,預計印度內閣26日將通過由住房和城市扶貧部推出的清除貧民窟計劃,該計劃將強制要求印度各邦地方政府立法保障無房戶權益,包括獲得中央政府資金補貼等。
根據法案內容,各地平價公寓須價格合理;得房者僅需支付總價10%到15%的資金,剩余款項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擔;保障房自獲得之日起7年內,未經政府批準不能轉手或銷售,否則將取消資格;婦女有獲得保障房的優先權。此外,住房和城市扶貧部還計劃向低收入階層提供低息住房貸款。
印度中央政府計劃修建1200萬套低價住房,并鼓勵各邦政府為低價房提供土地。孟買所在馬哈拉施特邦政府目前已宣布計劃修建100萬套保障房,德里政府則準備通過搖號方式提供5000套住宅。
印度中央政府2009年宣布啟動清除印度貧民窟計劃,并在2010-2011財政年度為此計劃撥款127億盧比(約合2.9億美元),比此前撥款增加了7倍。
不過,在印度全國范圍內清除貧民窟并非易事。印度政府數據顯示,2011年城市貧民窟人口將達到9306萬。印度中央政府成立的解決貧民窟問題專家委員會報告顯示,3年前印度全國城市短缺2600萬套公寓,97%的“困難戶”來自月收入在6500盧比(約合147.8美元)到1.3萬盧比(約合295.5美元)之間的低收入群體。2009年,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推出3863套廉價公寓,申請人數卻超過40萬。
輿論認為,預算雖然大幅增加,但相對5年內讓近億人口搬出貧民窟的目標仍顯不足,因此如何調動私人房地產公司的投資就顯得尤為重要。印度近年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古吉拉特邦已通過了針對私人開發商參加保障房建設的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