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產泡沫 怪中國人儲蓄太多?
2008-12-31 00:00:00        環球時報
現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稱中國的儲蓄助長了美國房產泡沫
美國《紐約時報》26日刊登了名為《中國的儲蓄助長美國房產泡沫》的文章。
現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創造出一種新理論,解釋美國人對外借款消費傾向。他稱,問題不是美國人花錢太多,而是外國人,尤其是中國人,儲蓄太多,他們能夠以低利率借錢給美國,為美國人的消費提供經濟支持。
今天,美國依賴中國資金看來并不是那么好。
即使我們現在都認識到這種經濟模式的軟肋,為了重振破碎的經濟,美國政府消費可能更加依賴債權國資助。美國幾乎沒有現成的補救辦法。一些批評者認為,如果人民幣匯率過去10年來按照市場要求浮動,中國也不會有那么多資金投資國外。其他人則說,美聯儲和財政部應當看到中國對美借款的好處,它對美國經濟的巨大刺激不亞于美聯儲降息。這些批評者都認為,美聯儲長期低息政策幫助制造了房地產泡沫,中國的投資只是為這種貨幣寬松的經濟添了把柴。
伯南克說,“如果初期階段我們更好地平衡國際資本流動,金融系統風險本可以大幅度降低。但是,這不能單靠美國。我們已經認識到問題所在,但沒有進行充分的國際合作”。中美關系似乎很成功,雙方都不想打破彼此間的“吸引力”:中國需要強勁出口增長和財政穩定;美國需要廉價進口和低息外國貸款。
伯南克認為,中國消息者沒有花錢的信心,所以中國人把儲蓄投資國外。中國資金本身來說并非壞事,這說明美國對外國投資有吸引力。19世紀,美國人靠從英國借來的錢建鐵路。從道理上講,過去10年美國的繁榮離不開中國。中國廉價產品幫助美國遏制通脹,同時中國投資又幫助美國政府資助抵押貸款和公共債務。但美國沒有用從中國借來的資金建設“21世紀鐵路”:政府用這些錢到伊拉克打仗,消費者利用寬松的資金購買豪華車和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