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總水平評估 成都排全國第六
在成都獲批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兩周年和國務院批復同意《成都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之際,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學聯合主辦的“統籌城鄉發展成都論壇”將于7日在我市舉行。來自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將齊聚成都交流推進統籌城鄉發展的實踐探索和學術研究成果。
在6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2009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成都統籌城鄉發展年度報告(2007—2008)》進行了首發。
《2009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選擇了中國具有代表性的50個城市進行了新型城市化水平定量評估。在新型城市化總水平的評比中,成都位列第六,第一是上海、第二是北京、第三是深圳、第四是廣州、第五是蘇州,第七是天津。
關注· 《2009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
從全球的視野和高度系統分析成都模式
我國首次編纂完成的《2009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從全球的視野和高度,在系統分析成都模式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報告不僅全面梳理了60年來中國城市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變遷過程,而且還對全國具有代表性的50個城市進行了完整分析和評判。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2009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研究編纂組牽頭人牛文元在昨日首發儀式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成都6年來在統籌城鄉發展上作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績,“發展動力”強勁,“發展質量”良好,“發展公平”可喜,因此在中國新型城市化總水平評比中排在了第六位這樣高的位置。
首部系列報告
系統回答新型城市化戰略六大問題
《2009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是在深入總結成都市認真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也是在充分凝練城市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中完成的我國首部系列報告。
《報告》共計四篇十六章,分別在理論篇、主題篇、指標篇和統計篇的統一歸納下,系統地回答了中國新型城市化戰略的六大問題:1、什么是新型城市化;2、新型城市化與傳統城市化的全面比較;3、為什么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4、新型城市化的核心是統籌城鄉發展和推進城鄉一體化;5、中國的新型城市化戰略設計;6、衡量新型城市化水平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
50個城市評估
成都排名城鄉“發展公平”第四位
《報告》深刻揭示了統籌城鄉發展的三大核心元素:“動力表征”“質量表征”“公平表征”?!秷蟾妗肥状螛嫿酥袊滦统鞘谢M程中的戰略框架;首次提出了全面衡量中國新型城市化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首次計算了“中國新型城市化發展能力”的總體水平。
《報告》選擇了中國具有代表性的50個城市進行了新型城市化水平定量評估,其中包括36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5個沿海開放城市和港口城市、3個資源型城市,同時還包括無錫等6個特別選擇的城市。記者了解到,在新型城市化總水平中的城鄉“發展動力”系統中,成都排名第七位;在城鄉“發展質量”系統中,成都排名第六位;在城鄉“發展公平”系統中,成都排名第四位,在中國新型城市化總水平中位列第六位。
——成都市發展動力強勁
成都5年來GDP平均增速14.1%,比全國高出4.2個百分點,投資的拉動比全國平均高出4.8個百分點,出口拉動平均比全國增速高7.9個百分點,內需的拉動高出1.6個百分點,產業結構中全國三產比重,平均39.5%,而成都平均48.9%,將近50%。
——成都市發展質量良好
與2000年相比,萬元GDP成都的能耗下降23.31%,全國同期指數下降11.49;第二,全國287個地級以上的城市,單位GDP的能耗是1.03噸,全國百強的城市,單位GDP的能耗平均是0.98,而成都市在過去5年中單位GDP的能耗平均是0.38噸,比287個城市的平均值低0.65噸;第三,全國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4.1噸,全國百強的城市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9.7噸,成都市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4噸,在全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
——成都市發展公平可喜
全國5年平均二元結構系數3.25,四川省是3.07,成都這5年是2.59,可以看出比全國平均低0.66,比四川省平均低0.48,這是推行統籌城鄉的一個非常有力的說明。還有全國5年來平均用于社會保障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為5.27%,上海4.15%,北京2.38%,成都7.33%,也就是比上海高出3.2%,比北京高出4.9%。
即時訪談
成都發展動力強勁 發展質量良好 發展公平可喜
訪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2009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研究編纂組牽頭人牛文元
記者:剛才您說《2009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是在深入總結成都市認真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來撰寫的一本書,是不是可以說成都在新型城市化方向上的探索,都是具有示范性意義的?
牛文元:你的理解我非常贊同。根據我們的調研,幾年來成都市在探索統籌城鄉發展方面走出了堅實的步伐,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初步解決了以下幾大難點問題。例如,如何解決城鄉統籌中的總體規劃問題,如何解決城鄉協調的共同發展問題,如何解決城鄉統籌中的社會公平和化解二元結構問題,如何解決實現社會保障全覆蓋和公共服務均質化的問題,如何解決城鄉統籌中的土地制度問題和戶籍制度問題,如何解決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問題,如何構建區域的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問題,如何通過制度創新為城鄉發展提供政策供給的問題等,這些都為我們進一步深入總結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記者:在新型城市化總水平的評比中,第一是上海、第二是北京、第三是深圳、第四是廣州、第五是蘇州,第六就是成都,接下來是天津。您認為這樣的排名代表著什么?
牛文元:為什么會排在這么高的位置?首先成都發展動力強勁;其次發展質量良好;第三是成都的發展公平可喜,全國5年來平均二元結構系數是3.25,成都是2.59,可以看出比全國平均低0.66,這是推行統籌城鄉發展的一個非常有力的說明。
另外,我認為成都在統籌城鄉發展進程中,還具有五方面的潛力:1、作為國家試驗區,有充分的“政策供應”能力和先行先試的優勢;2、幾年來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的建設中,積累了從目標、內涵、規劃、實施的一攬子經驗;3、很好解決了城市化中的成本支付問題、增加農民收入問題、有效減輕二元結構問題、又好又快發展問題;4、提出了關于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社會組織制度、社會保障全覆蓋制度的完整創新方案;5、把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把城市現代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環境與發展、效率與公平、城市與農村的有機協調,把四大文明的共同建設,整體納入到科學發展之中。